11月5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在门诊医技楼中庭举行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心血管内科团队揭牌仪式。
引入葛均波院士团队,是深港医疗资源与内地顶尖诊疗力量的深度融合,将为大湾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诊断+创新治疗+人才培育”的深港医疗融合示范方案。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不出深圳,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的“院士级”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
院士助力,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心血管综合内科是港大深圳医院重点学科之一,过去5年,科室成功引进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皇家布朗普顿医院Dudley Pennell院士心脏影像团队。
依托该团队的国际顶尖影像技术支持,科室成功构建规范化国际前沿心脏影像诊疗体系,将心血管磁共振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临床实践,助力学科快速成长为深圳市重点培育学科。
葛均波院士心血管内科团队堪称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引擎”。葛均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他带领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打造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国家级创新群体。团队核心成员葛雷、宿燕岗、朱文青、姜红等专家在细分领域各有专攻,形成覆盖心血管疾病全谱系的顶尖技术矩阵。
未来5年,港大深圳医院和葛均波院士团队将在复杂冠心病诊治、结构性心脏病诊治、复杂疑难心力衰竭诊疗、起搏电生理诊疗四大核心领域展开医疗、教学与科研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葛均波院士表示,团队将通过定期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复杂手术指导、联合查房及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国际领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科技赋能,这些新技术新项目带来就医福祉
值得关注的是,临床诊疗层面,港大深圳医院心血管综合内科将引入葛均波院士团队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瓣膜病介入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在现有TAVR、二尖瓣钳夹技术基础上拓展三尖瓣钳夹技术,借助影像组学与三维打印实现个性化治疗。针对终末期心衰患者,将开展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等先进技术,精准诊断法布雷心肌病等特殊心肌病。
依托葛均波院士团队,港大深圳医院将打造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国家级房颤卓越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起搏电生理介入培训基地。同时,联合构建大湾区冠心病人群临床与基因数据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应用,助力提升医院该学科在中国医院专科科技量值(STEM)排名。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表示,“病人为先”是港大深圳医院的理念,此次重磅引入葛均波院士团队,不仅能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国际一流、高水平、高质量的心血管疾病诊治疗服务,也将助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港深医信 文/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